今天是:
长汀要闻 | 长汀旅游 | 长汀故事 | 长汀历史 | 刘氏三明分会
   当前位置: 长汀县智力支乡协会三明分会 >> 大千世界
 
从“兰芳公司”到新加坡共和国

点击数:573  更新时间:2018/1/10  发布人:admin
    

从“兰芳公司”到新加坡共和国

客家人对东南亚的开发建设及其启示

袁德俊 廖上斌

来源: 三明侨报网

一、 引子

今年清明前夕,如果在古国江南,又该是雨纷纷的时节,而在赤道边的岛国却是难得下一场长时的大雨。3月29日那一天,在马来半岛最南端的新加坡,上午十一点,天空中开始下起瓢泼似的大雨,豪雨如注一直下到下午三点多还不见停歇。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意,老天也在为一位杰出的客子送行。从新加坡国会大厦,到女皇镇,到国立大学的文化中心,一路上绵延十几公里的道路两旁,在豪雨中站满了各种肤色的男女老少,手持新加坡国旗,披着雨衣、打着雨伞,口中不断地喊着“李光耀” “李光耀”,民众为的是最后送一程他们心中的偶像、慈祥的国父、建国总理李光耀。从3月23日李光耀先生驾鹤西去至新加坡举行国葬的一周时间里,世界各国政要纷纷致电哀悼,对这位亚洲国家的卓越领导人给予了高度评介。中国政府和习近平主席等几位政治局常委也发出唁电并高度评介李光耀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中新关系奠基人、开拓者、推动者”。此时,在裕廊区组屋里看着电视实况转播的此情此景,作者不由得动容落泪、使人浮想联翩……

作者想起了2005年秋天,作为第29期中国赴新加坡经济管理高级研究班的学员曾在这里学习过。想起了前年秋天又重返新加坡探亲,曾写下一首七律《重来星洲有感》:“十月星洲不见秋,群鸥逐水信天游。南侨开埠牛车水,客子经商虎豹油。极目凭栏观胜迹,当歌对酒泛轻舟。前贤创业英名在,莫遣丹心付海流。”(此诗发表在2014年福建客家杂志上)

此情此景,更使作者想起了儿时听阿姆讲她三岁时从南洋回到梅县丙村的苦难历程,想起了阿舅常常说起的罗芳伯的故事……

二、兰芳公司

(一)罗芳伯其人

罗芳伯(1738-1795年),原名罗芳柏,广东省梅县石扇堡人。罗芳伯自幼胸怀大志,练就了一身好功夫,“自幼学文习武为群儿冠”。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三十多岁的罗芳伯乡试不第,与百余亲戚朋友结伴而行,从虎门到达婆罗洲西部的坤甸(现为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起初,罗芳伯在当地以教书为生。后来,他看到当地盛产黄金,就着手组建了采金公司。数年后,罗芳伯团结当地民众和华人,在东万律建立了“兰芳公司”,(亦有学者称之为“兰芳大总制”共和国),罗芳伯被尊称为“大唐总长”或“大唐客长”(当地人尊称为坤甸王)。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婆罗洲的坤甸、东万律等地,由荒凉之地一跃成为美丽富庶的“金矿之乡”、“渔米之乡”。1795年,罗芳伯病逝于西加里曼丹。罗芳伯的业绩一直为后人所景仰。现在,东万律还有纪念罗芳伯的“芳伯公学”,在坤甸还有一座纪念罗芳伯的纪念厅和墓园。在梅县石扇的梅北中学也建有“罗芳伯纪念堂”。

(二)兰芳公司的建立

罗芳伯刚到婆罗洲时,看到岛上面临内忧外患。一方面,内部各大小采矿公司互相争斗,另一方面外部又有强邻入侵。在印度尼西亚的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曾多次向坤甸一带发动武装侵略。罗芳伯先是组织华人“同乡会”,继而联合婆罗洲苏丹,率领华人和当地民众奋勇抗击,将荷兰侵略者击退。平息了兰腊、万诸居、斯芳坪等地的土匪海盗,得到了首领的嘉奖,将东万律等地划归他管辖。这样,在他的辖区内便有了一、二十万的民众和南北数十里的产金地,于是,1777年组建了巨大的经济实体——兰芳公司,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罗芳伯担任兰芳公司第一任大客长。

(三)兰芳公司的业绩及影响

公司组建武装队伍,实行全民皆兵,主要对付荷兰殖民主义者,既保障公司的产矿、收税、和分配权益,也保护了华侨的正当利益,华侨与当地人共同开发了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坤甸随着商业的兴旺成了商业中心,后又开辟了十二处商埠,推动了整个婆罗洲的社会经济发展。罗芳伯引进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优质品种,使当地人大量迁入开垦种植;教会当地人狩猎,学会制革,市场交易。传授烹调技术,生食变成熟食,改变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罗芳伯还在坤甸兴办学校,接受华人和当地人孩子读书,传播中华文化。在当地建立医疗机构,用中草药治病救人,使当地人有病得到救治,免于有病即死的状况。整治环境,清除滋生疾病的肮脏地,瘟疫获得控制,蛇伤亦能得到救治,使当地人口能够繁殖。

坤甸位于卡布阿斯河和兰达河下游交会处,罗芳伯平息了长期的坤甸苏丹边境纠纷,众人无不敬佩,壮大了兰芳公司的威望。1794年,坤甸苏丹再次请求兰芳公司武装力量支援。罗芳伯应允挥师与邦格兰使打等相战九个月而大获全胜,乘胜追击,打到三发地界。使对方签订合约,以三发为界,互不侵犯。对新港骚乱的平息,带来了安宁,也给兰芳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发展,使公司延续了一百零八年。后人纪念罗芳伯碑云:“地辟罗江百里长,公司昔日立兰芳;廿年客长人争敬,碑记今犹竖道旁”。

罗芳伯去世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江戊伯继任国家元首。此后还有七人先后担任过这个职务。1886年,兰芳共和国遭到荷兰殖民侵略军的进攻。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落后而陷落,这个存在了110年的华人小国不幸灭亡。

(四)与兰芳公司同时代的其他小国

早在兰芳公司之前,华人在东南亚建立过几个小国,如陆秀夫的幼子陆自立及南宋遗民在南洋爪哇的顺塔地方自立为王;明嘉靖年间广东饶平人张琏在“飞龙”国失败后逃亡海外至三佛齐岛(今苏门答腊),当上国王。

但与罗芳伯建立兰芳公司(共和国)同时代的,是戴燕王国等几个小国。广东梅县人吴元盛,因在清乾隆中后期谋划发动起义被通缉而逃亡到婆罗洲。后来他在当地建立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并成为首领。罗芳伯原是他的下属,但罗成立兰芳公司后,吴元盛成为罗的下属。吴元盛被派驻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国。由于戴燕国王的残暴统治,民怨极大。1783年,吴杀死了戴燕国王后,被拥戴为戴燕王国国王。吴逝世后,其子年幼,由其妻袭位为女王。此后戴燕国王位由吴氏世袭四代,直到19世纪中叶,被荷兰殖民者攻占。

另外,广东潮州人张杰绪在纳土纳岛建立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自任国王。据当地华人家谱记载:清兵入关后,南明政权在广东沿海坚持抗清的几百残兵和几百家不服满清统治的渔民逃到了南洋的一个小群岛上(荷兰人后来命名的纳士纳群岛)。华人劈荆斩棘,将一块蛮荒之地开拓建设成一方乐土。张杰绪逝世后,内部发生纷争,19世纪荷兰人乘机灭了张氏王国。还有华裔郑信(1734-1782年)在缅甸入侵大城王朝灭亡后,组织军队光复大城,于1767年迁都吞武里登基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三年后统一暹罗全国。1782年宫廷政变被杀。

“兰芳共和国”解体后,一、二十万的客家人逐渐流散到西加里曼丹和周边的岛屿,有的一直向西往马来半岛迁移。他们大多是中国南方没有土地的农民的后代,后来他们有的成了开发新加坡的先驱。

三、新加坡共和国

(一)建国的原因及经历

二战以后,马来西亚、新加坡脱离英国统治成立自治邦。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相隔一条140米宽的柔佛海峡。1963年,李光耀与马来西亚“国父”、首任总理东姑·拉赫曼政府达成协议,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正式合并。新马合并后,新加坡开始与中央政府发生矛盾,同时联邦也一直被种族矛盾所困扰,双方分歧越来越大,并最终酿成1964年7月21日的种族冲突血案,23人死亡、454人受伤。当时第一任首相东姑担心华人主宰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环境,他认为,解决两个族群冲突的最好办法就是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独立出去,以保证马来族的统治。于是,以巫统为首的执政联盟在国会紧急通过修改宪法,将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李光耀在回忆录中说:“一些国家原本就是独立的,一些国家争取到独立,新加坡的独立则是强加在它头上的”。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有主权、民主和独立的国家。同年12月22日,新加坡成为共和国。

(二)李光耀与人民行动党

李光耀,1923年出生在新加坡甘榜。他的祖上是来自广东大埔的客家人。如今在他的祖居中翰第旁,建起了李光耀纪念馆。50年前,李光耀在缺水少土、缺乏资源的新加坡,带领团队“勇敢面对挑战”,把它建成了现代化国家,“从第三世界晋升到第一世界国家”。李光耀是这个时代卓越的政治家、战略家。在新加坡人的心目中,他有着无法取代的崇高甚至是神人的地位,他们将新加坡的建设成就完全归功于他的智慧和努力。他“度过了充实及丰硕的一生”。

1946年,李光耀前往英国剑桥留学,回国后成为执业律师。1954年,李光耀发起组织人民行动党并担任秘书长。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那一年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在自治邦政府首次选举中获胜,取得执政党地位,李光耀出任自治邦政府总理。1965年新加坡建国后,人民行动党从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入手,以保证国家的统一团结和稳定发展为首要任务,逐步形成了一种实用主义的、东西方交融的改良型政党政治模式。

目前,新加坡反对党有工人党、民主党、革新党、国民团结党、国人为先党、人民力量党、新加坡人民党、新加坡民主联盟等。今年9月11日新加坡大选,结果使人毫无悬念,又让人震惊。人民行动党得票率为69.86%、大大超出2011年历史最低点60.14%,取得国会83席。而工人党才6席,其他反对党没有一席之地。人民行动党一直以绝对优势一党执政,并带领新加坡民众创造了被世人称为“新加坡模式”的奇迹。人民行动党成为世界上实行多党制国家中对国家掌控能力最强、执政时间最长的执政党。

(三)建国50年的成就和影响

1965年新加坡独立时,人口为200万,其中华人占3/4,人均GDP仅为450美元,经济严重依赖驻守英军。独立之初,许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预言,没有资源和市场的新加坡很难生存下去。新加坡为了求活求存,采取了一连串的措施来发展工业及经济。于1961年设立的经济发展局致力于实行国家经济发展方针,裕廊工业区正式成立,重视制造业,并在加冷、大巴窑等地建立轻工业基地。为了吸引外资,政府决定给予外国企业优惠。同年,经济发展局重组,裕廊镇管理局以及新加坡发展银行也在该年成立。工业化之迅速使得新加坡的制造业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国。新加坡经济取得高速发展,很快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成为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问题都得到解决。比如,组屋制度奠定了新加坡“无四无”承诺(无家、无寄生虫、无贫民窟、无种族分离),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着华人、印度人、马来人,他们都是新加坡人。

李光耀在《论中国与世界》一书中指出,为何新加坡仅用一代人的时间就从第三世界跻身第一世界,那就是让新加坡不同于他的邻国,首先鼓励开放和移民,通过外资将技术、管理、市场和人才引入进来,其次,选择使用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在国际舞台上更具竞争力。虽然是第一语言,但在公共场所(地铁、指示牌)都有英文、华文、马来语、淡米尔语四种语言标识,体现了种族和谐。新加坡没有什么自然资源,有的只是勤劳的人民、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决心做到诚实称职的政府。李光耀说,“我们的责任是为新加坡200万人提供生计。如果跨国公司能让我们的工人获得有报酬的工作,并教授他们技能、工程技术和管理的技巧,我们就应该把它们争取过来。”目前在新加坡的跨国公司有7000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李光耀非常注重招募留学归来的青年才俊,经济发展局的年轻官员们就多以这些人组成,为了保证新加坡人才源源不断,李光耀设立新加坡奖学金,每年选拔优秀青年去发达国家留学。历史证明,他和团队逐渐将新加坡经济推入腾飞的轨道,契合经济全球化浪潮,新加坡逐步转型为技术密集型工业,直至今天的国际金融中心,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2014年经济自由度指数”中,新加坡名列全球第二。

1991年,李光耀卸任时,新加坡人均GDP为14504美元,是1965年独立时的30多倍。经济上推行对外开放的同时,政治上铁腕廉政,正因如此他造就了日后享誉亚洲的“新加坡模式”——经济自由化、廉洁高效的政府以及法治社会。50年来,新加坡从一个经济落后、政治混乱、外交弱小的岛国成了一个经济发达、政治稳定、外交“强势”的国家。尤其在东盟国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结论

华人迁徙到东南亚的历史大约七百多年,正如最近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重要讲话中说的“中国和新加坡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明末清初,许多来自中国广东、福建的民众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带来了中华文化和技术,也播下了中新友好的种子”。大规模迁徙到东南亚的时间是十九世纪,也就是近二百年的历史。海外华人的70%左右在东南亚,估计有2800—3000万之间。其中客家人大概800万左右,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等。近二百年来,客家人在图生存、求发展中,发扬客家精神与其他语系的华人、当地原住民和谐相处,共同开发,为东南亚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一条:因为有爱,请对孩子好好说话
 下一条:当代中国人用得最多的四大古希腊典故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福建省长汀县智力支乡总会三明支乡会   闽ICP备18013799号-1
  法律顾问:汤咏红律师  网站支持:三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