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长汀要闻 | 长汀旅游 | 长汀故事 | 长汀历史 | 刘氏三明分会
   当前位置: 长汀县智力支乡协会三明分会 >> 大千世界
 
探访龙栖山“纸寮”

点击数:1196  更新时间:2019/6/21  发布人:admin
    

探访龙栖山“纸寮”

连传芳

来源: 三明侨报网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据资料显示,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造纸工艺传承近两千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古老的农耕文化,造纸这一传统技艺变得越来越遥远,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消失,可在将乐龙栖山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我国古代传统的民间造纸工艺。

每当提起西山玉扣纸,人们会油然联想到将乐龙栖山。乐龙栖山因成为******自然保护区而声名鹊起,玉扣纸因曾作为《四库全书》、《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线装本的专门用纸而闻名于世。

近日,记者随“科普作家采风团走进龙栖山”采风团一行有幸在龙栖山,探访了西山纸寮,亲眼目睹西山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及抄纸师傅和焙烘师傅分别进行手工造纸操作的全过程,深感这一古老的手工造纸的奇特与魅力。

走在龙栖山这片原始密林里,一路领略奇丽风光,体验超脱境界,享受静谧魅力,有种时光穿越的感觉。这片壮阔林海人迹罕至,野生动物频繁出没。处处轻烟缭绕、绿水潺流、蜂蝶齐飞。行进间,龙栖山管理局副局长余华介绍,在三明所辖的十二个县(市、区)中,将乐的置县历史最为悠久,客家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是八闽大地上最古老的纯客家县份之一。于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年)置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其“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东越王乐野宫在是”,得名“将乐”。在将乐县西南隅,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像一颗绿色明珠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将乐乾隆县志上载:“龙栖山,多蒙深潭,传说有龙居于此,故名。”这是一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颇为奇特的土地。龙栖山自然保护区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自然保护区内拥有竹林2万多亩,满目葱笼,连绵迤逦,蔚为壮观。这些优越自然地理条件,不仅为客家先祖迁徙到此安家落户,提供先决条件,也为至今用竹子作原料的古老造纸技术的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一段段曲折的盘山路,窗外划过一幕幕山林美景。穿过一片幽林,拐过一山弯,几座古朴简陋的木屋跃入眼帘。余华挥手朝车窗外一指,微笑着说:“那就是纸寮,也就是西山造纸作坊。”我抬眼望去,纸寮犹如沧桑的老人默默坐守在繁盛竹林时光里。余华继续介绍说:“龙栖山上的村民先祖均来自闽西长汀客家人,他们于两宋之际来到龙栖山开发利用毛竹,他们就地取材在这里伐竹加工生产毛边纸,从两宋期开始沿传至今,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他们仍保留着原始的家庭作坊生产方式,工艺世代相传,生产的纸品质优良,是全省乃至全国古法造纸工序、工具保留较完整的地方。因其纸质细腻,细腻柔韧,洁白如雪,书写清晰,有“西山玉纸”之美誉。曾作为《四库全书》、《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线装本的专门用纸。已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和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西山玉扣纸与客家擂茶、龙池宝砚并称“将乐三绝”,成为将乐县最具魅力的三张文化品牌。”

车停路边,争先下车,沿石阶而下,朝纸寮狂奔。山确实雄峻,水确实清澈,山路弯弯,山风轻轻,深谷幽幽,林涛阵阵,清泉潺潺,青天莹莹,白云渺渺。置身其间,无比惬意。驻足远望,不禁暗自思忖:纸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物品,无论读书、看报,或是写字、作画,都得和纸接触。《后汉书·蔡伦传》中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遂尊他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人。南宋时我国南方已盛产竹纸,王安石、苏东坡等都喜欢用竹纸写字,认为竹纸墨色鲜亮,笔锋明快,当时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仿效,从而促进了竹纸的发展。将乐西山造纸术不仅完整地传承了蔡伦造纸工艺,还进一步完善了竹纸的传统手工技艺,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国古老手工造纸技艺的缩影。在时代转变和文明嬗变的历史节点上,传统造纸工艺魅力已尘封于江湖久矣,而将乐却将造纸传统手工技艺能够得以传承显得弥足珍贵。

穿越竹林,行走其间,颇有历史深邃感。绕出幽林,便是坪地,豁然开朗,真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之趣。木屋近在咫尺,四周笼罩着一层薄薄的轻纱,就像一位刚刚出浴蒙着纱巾的村姑,含羞脉脉地坐落在山坳里,让人感到神秘而动情。走进木屋,作坊里光线昏暗,设备传统而简单,如梦如幻,恍如隔世。只见一个2米见方的池子,装满纸浆,尤为醒目,无不洇染着墨香的韵味。西山造纸技术代表性传承人刘仰根在池子旁边如数家珍地介绍起西山纸制作的工序。他激动地说:“手工造纸需经砍嫩竹、断筒、削皮、撒石灰、浸漂、腌渍、剥竹麻、压榨、匕槽、踏料、耘槽、抄纸、干纸、分拣、裁切等28道工序。具体来说,首先是备料环节。每当春上时期,从竹林中选择、砍伐当年生长的成竹。然后除去表面的青皮,再将一节节刮去其竹表面的青皮的竹竿,用柴刀砍劈成约一寸宽的竹片片。然后打成小捆,排放到浸泡池中进行浸泡。对竹料进行浸泡处理,主要采用石灰水进行浸泡法进行处理。即在浸泡池中施一定数量的石灰粉,使备料在池水中浸泡两个月左右,直至它被石灰水浸软为宜。接着便是制作纸浆环节。主要是被石灰水浸软的竹料进行筛选,除去杂质及尚未完全浸泡好的硬化物。筛选主要是在浸泡池中进行。并按浸泡的不同程度分别进行存放。筛选过程也是一个十分细致的过程。筛选质量的好否直接关系到抄纸成品质量的好否。因此,不仅要细心,更要精心挑选。只能一节一节的,一点一点的耐心而细致的进行筛选。竹料经浸泡,并经过筛选后,接下来的便是踩料过程。即把筛选的竹料置于踩料石槽中,靠人工光着脚板,不停的用力将竹料踩压搓动,进而将竹料踩成竹浆。把纸料粑投人抄纸池的水中,用竹棍搅匀,然后加入适量的一种用植物叶熬煮而成的滑液作为配料。便可进行抄纸操作了。抄纸是手工抄纸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一个由纸浆水秒变抄纸的奇特过程。抄纸要用帘架托住专用的抄纸竹帘,在纸浆水里由前入水往身边荡一下,再从右入水往左边荡一回,然后提出面。当抄纸竹帘提出水面后,得一左一右进行一次上下平荡。从而把竹帘提上的水荡出竹帘。将抄纸竹帘在纸浆水里一放,然后拿出浆面左一抄右一抄便成。其实这可是一个十分讲究的技术活。常用的香粉纸,看似一张普通的抄纸,可是,他却是一头薄一头厚的特殊要求抄纸。而这一厚一薄正好处决于抄纸竹帘捞出水面的那一左一右的抄纸桨的环节。全靠熟练的操作技巧掌控。然后,把抄上来的一张张湿纸有序地叠加在一起。完成抄纸环节后,接下的便是手工进行压榨去水环节。通过人工榨压,除去抄纸堆中的水份后,接下来的便是焙烘环节。即采用焙烘房中的一座焙烘炉的左右两边的炉墙面,把抄纸堆的抄纸一张张的贴墙烘干的方法进行焙烘。溜纸,晒手用溜子在纸坨上层表面溜动,使纸坨中间低于四边。四角翘起,便于剥纸。启纸,主要是靠操作人员巧妙地用一把小竹摄子地经榨压过的抄纸一张一张地掀起分开。以便于再一张一张的分别贴墙烘干。这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活儿。全靠手持这把小竹摄子,从抄纸的一角尖处,小心翼翼的轻轻把上面的一张薄薄的纸张启开。经焙烘炉墙上烘干的抄纸,还得靠手工从炉墙上一张一张的掀下收集起来,再整齐对迭,按序堆码摆放。烘焙干掀下来便是成品纸了。为便于打梱、入库,还得一手一手的把其迭成三折,然后叠层成刀成捆。听完工序介绍,不得不赞叹,人类的智慧。

刘仰根无奈地说:“现在的人都不大愿意做这种粗活,人工造纸是件体力活。每一道工序几乎都是靠手工操作,所以,做这种工作的人越来越少。”

此刻,暮色西沉,纸寮前悬挂书画迎风摇曳。盛夏的夕阳在这里感觉不到丝毫炎热,似乎立刻让人感到了温暖,而那温暖的光里,映衬着古色古香的木屋,给人一种旧时乡下家的感觉。尤其是是那纸寮门头上沧桑的横梁,还有那木纹裸露的栏杆柱子,仿佛把人带进了童年时代里,一抹淡淡的乡愁涌上心头。介绍完了造纸工序,刘仰根黯然神伤之余,介绍起西山纸的特性和辉煌历史。他自豪地说,西山玉扣纸因其选料考究,均以龙栖山嫩毛竹做原料,故西山纸也被称作“竹纸”。因此,西山玉扣纸纸面少疵,色泽稳定,吸水性强且久不变形不腐不蛀,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素有"纸寿百年,玉洁冰清""西山玉纸"之美誉,它既可用于修复、印刷古旧书籍,又可用于书法、装裱,极具古色古香的意韵,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清乾隆帝编《四库全书》时,就曾命钦差大臣到将乐调纸印刷。每年谷雨至立夏期间,纸工们上山砍嫩竹,捆成栅子,再撒上石灰灌水浸塘。两三个月后,待栅子熟透变黄再取出洗净放进湖塘,引泉水漂洗,将竹料剥去竹节和内外两层皮,放入竹料槽内……清人郭柏苍的《闽产录异》说,将乐纸以杨家山的京纸和龙栖山的西山纸最好。西山纸柔韧细腻,色白如雪,久置不腐。据传,《四库全书》刻印之时,清廷曾派员往将乐县购买龙栖山所产之西山纸,专为刻书之用。古时候亦有“西山纸贵”之说法。清代以后,西山纸远涉重洋,畅销日本、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西山纸”的辉煌期出现在民国时期,百余家作坊年产纸5万余担,为闽省之最。20世纪30-40年代的抗战时期西山纸被大批调到永安印刷“中央日报”,纸质大大超过当时重庆的“中央日报”。20世纪50年代的解放初期西山纸大量出口东南亚,为国家争取了不少外汇。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对龙栖山的西山纸实施统购统销政策。西山纸亦作为《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线装本的专门用纸,而广为人知。仅仅用于《毛选》的西山纸,就达640多吨。到20世纪80年代,当地造纸作坊尚余60多家。现代的造纸工艺,让曾经盛极一时的手工造纸悄然沉寂了。

步出纸竂,感慨万千,如此想来,古人何其幸运,不仅可以体验龙栖山盛景,更可在此隐居饱读诗书,以优质的西山纸写出一篇篇出彩而又灵气的文章。此番将乐之行,探寻足迹既有悠古雅致的人文风情,又有自然壮阔的自然景致,可谓不虚此行。将乐作为三明境内最老古县,也是福建省最早建县的七个古县之一,这里的传统农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渐行渐远,抢救性地传承和弘扬传统传统手工艺和保留农耕文化遗物,加强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2005年10月30日,西山纸制作工艺被福建省政府定为首批“非物质性文化遗产”。2008年06月14日,入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西山玉扣纸作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民族文化的符号基因,其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文化功能、审美功能和经济价值,只有让年轻人理解和喜欢,才能一代代“活态”传承下去。如今,这项技艺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多以表演的形式存在。若要进一步传承弘扬造纸传统工艺,应该走传统手工艺+文化+旅游的路子,积极融入当地竹产业、文化产业,开拓出时尚特色创意衍生产品,同时开发特色体验产品,使之成为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这样西山造纸传统手工纸才能得以更好传承和弘扬,让人们在“穿越时空”之感的同时,感受古老的造纸技艺的独特魅力。

夜幕降临时,夕阳落进山坳,天气变得有些微凉,纸寮周围竹影朦胧,与悬挂在枝头上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连吟叫一整日的蝉鸣,好像也没有了白天的喧哗,静静的西山纸寮似乎有些落寞……

 

 上一条:宁化客家提线木偶
 下一条:杨时是古代孝老爱亲和克俭于家的典范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福建省长汀县智力支乡总会三明支乡会   闽ICP备18013799号-1
  法律顾问:汤咏红律师  网站支持:三明在线